|
|
|
朋友抢劫
我朋友抢劫了,他户籍在黑龙江,我想问下取保候审可以吗?可以的话要交多少保证金?律师费大概多少?谢谢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从程序上你们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是否批准及保证金数额由公安机关决定,一般在一、两万左右。但从经验上来看,外地人以抢劫罪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批准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外地人的监外管理存在现实障碍,另一方面抢劫罪属于暴力型犯罪,如果定罪起刑最低三年。建议你们聘请律师为他提供辩护工作,并合并办理申请取保候审。 |
|
2016-4-6 11:31:03 |
|
|
|
|
|
|
合同诈骗罪
请问刘律师,合同诈骗罪中所指的“合同”是不是包括各种合同?拿伪造的与他人买卖合同骗我借款,这是不是合同诈骗罪?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合同诈骗罪的“合同”主要是指体现市场交易行为的合同。主流观点认为,1997年刑法将合同诈骗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并置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一节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市场秩序。因此,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是进行市场交易的一种法律行为。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利用上述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均构成合同诈骗罪,在具体的案件中,应考虑利用合同诈骗是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果行为人利用合同形式进行诈骗不致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则并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除包括买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仓储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债权合同外,也应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物权合同,以及合伙合同、联营合同、承包合同等。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以及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范围。利用行政合同、人身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可以考虑认定为传统诈骗犯罪或其他罪名。另外,从形式来看,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一般指书面合同(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如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也包括口头合同。但口头合同一般限于生产、销售领域,且必须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口头合同进行诈骗的,一般可不以合同诈骗定罪,构成其他犯罪的,可以其他犯罪认定。具体到你所咨询的情况,我们认为也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因为合同诈骗罪要求是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拿伪造的合同再去行骗并不属于合同本身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这种情况如果构成犯罪的话可以以诈骗罪追究法律责任。 |
|
2016-4-5 15:13:57 |
|
|
|
|
|
|
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处罚
事情是由于车站霸占个体车辆经营权,个体车辆车主去封堵车站三个小时,现在几个车主已经被刑拘22天,今天下午移送检察院,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可以办取保侯审吗?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这种案件涉及到群体性事件,办案单位会非常慎重。建议你们为当事人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
|
2016-4-4 18:14:32 |
|
|
|
|
|
|
这样的情况按什么罪追究
我开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我是法人,委托亲戚负责生产及采购,但没有与亲戚订立劳动协议,报酬通过另外(帐外)方式给他的,但单位银行存折交他保管(未办过相关手续)5年了,一直由他取款购料。半年前,他从卡内取出13万占为已有,不肯还我。我即向公安报了案。但公安说,该人不是你厂职工,身份无法确认,职务侵占罪不成立。我又向法院刑事自诉,法院说,他拿的是你单位存折的钱,而不是你个人的钱,侵占罪也不成立。这个存折我自愿交他保管取款的,盗窃罪更不成立。请问这种情况我无论公诉或自诉都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吗?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民事起诉吗?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你的案子难点还是在证据上面。相关方面给你的答复均有一定的道理。你应继续收集能够证明真实情况的证据,争取用证据将本案事实固定住。民事维权也是一个选择,但可能事倍功半。如果能够用证据固定住对方涉嫌职务侵占罪,则维权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
|
2016-4-4 12:12:29 |
|
|
|
|
|
|
此留言内容为悄悄话,只有管理员才可查看!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建议你向公安机关自首,把事情讲清楚,争取宽大处理。 |
|
2016-4-1 14:36:53 |
|
|
|
|
|
|
走私贩卖毒品的主观明知问题
律师你好!我一个亲属涉嫌走私贩卖毒品已被海关边检部门查获,数额比较大,但他辩称是别人让他带的东西,他本人不知道这是毒品。我想咨询一下如果他就是坚决咬定不知道的话公安机关会怎么认定?
|
---------------------------------------------------------------------- |
刘磐山律师回复:走私、贩卖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邮局和其他检查站点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者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藏匿或者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四)体内或者贴身隐秘处藏匿毒品的;(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者不等值的报酬为他人携带、运输、寄递、收取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物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从中查获毒品的;(八)行程路线故意绕开检查站点,在其携带、运输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九)以虚假身份、地址或者其他虚假方式办理托运、寄递手续,在托运、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十)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
|
2016-4-1 10:09:59 |
|
|
|
|